直播已經充斥了我們的生活。
隨著李佳琦、薇婭的迅速崛起,直播帶貨風靡一時,成為企業(yè)引流促銷的利器,逐漸受到大眾關注。疫情之后,甚至連政府官員、企業(yè)老總等各色人員都借助直播來助推經濟發(fā)展和產品宣傳推廣。 作為一種粉絲經濟,直播帶貨中扮演著推銷員、購物達人、廣告代言等多重角色的主播也逐漸受到微商的關注,原本潛伏于朋友圈,每天不斷更新刷屏的微商們,眼見著私域流量越來越難以挖掘,正想方設法向各個直播平臺遷移,再圖大業(yè)。
(拍攝:中服網) 直播盛行,微商改道 2020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微商這一創(chuàng)富傳奇正面臨大敗退。 幾年前憑借朋友圈私域流量,大批微商嘗到了甜頭,并迅速擴張。然而傳統(tǒng)微商僅靠朋友圈裂變的變現模式過度消耗人脈,再加上產品質量和涉及“傳銷”丑聞等問題,大眾對微商信任度持續(xù)跌落。 與此同時,面對一些直面供應鏈“低至9.9元”的價格沖擊,微商越來越失去競爭力,新的流量如何獲得也是一個越來越頭疼的問題。 開始走下坡路的微商,原先的單渠道銷售的成交方式已不再奏效,絕大部分業(yè)績下滑也成了尋常事,于是小品牌倒閉、代理商跑路頻繁上演,這個被過度包裝的行業(yè)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絕望。 與此同時,據中信證券報告,2019年電商直播的行業(yè)規(guī)模已經超過3000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萬億規(guī)模。而艾媒咨詢和招商證券報告預測也顯示,2020年,直播電商市場規(guī)模將達9610億,接近萬億水平,在線直播用戶數將達到5.24億,增長率達到4.59%。 蓬勃的生命力讓一些微商平臺開始向直播領域發(fā)力。 一周前,微商教母張庭直播首秀。在TST官方公布的數據中,張庭此次的直播業(yè)績突破了2.5億(包含其自有品牌之外的產品)。其中,自有品牌TST的銷售額就占了1.1億。TST明星產品活酵母創(chuàng)下3分鐘賣出10萬組的記錄,而銷量最高的產品則是TST蘋果肌面膜,共賣出85萬單。 此前,二驢和“散打哥”一開始依靠代理推廣產品,而2018年后,二驢和其妻平榮直接通過快手直播向粉絲售賣自家微商品牌JLV產品,還依靠一場有李宇春、林志穎等明星助陣的微商晚會打開知名度,并于當晚沖上了4000萬的戰(zhàn)績。 另外,據相關媒體報道,快手一哥辛巴,其妻初瑞雪原先就在微商界頗具名氣,作為微商團隊CBB的創(chuàng)始人,其坐擁國內最大的微商社群之一,基本都會在直播上借機展示自家美妝產品。 轉戰(zhàn)直播,問題重重 誠然,微商向主播轉型無可厚非,畢竟現在的微商面臨流量紅利見頂,而直播帶貨仍風頭正勁。 有業(yè)內人士向一鳴網透露,張庭和此前媒體披露的辛巴更像是同一路數。由于辛巴直播間的部分產品會提前在自家微商社群中預售,直播只不過是引爆成交量和聲量,打造頭部效應的一個交易窗口。 據了解,TST自成立以來,早在2017年就躋身微商品牌第一梯隊。有公開數據顯示,TST每年有超過100億的流量,注冊會員人數由6萬增長到676萬,在全國擁有800多家門店和766萬經銷商。 因此,像辛巴和張庭這種把私域流量導向公域池,再從公域池把流量導回私域池,并不是每個微商團隊都可以復制的。它往往需要在此前經營的私域流量基礎上加上一個類似于辛巴、張庭這樣的話題人物,才能引爆輿論場,并實現一定意義上的良性循環(huán),把餅子攤大,吸引更多人進來,壯大規(guī)模,以從不同平臺或者供應鏈獲取更多資源和議價權。 另一方面,隨著直播帶貨聲勢漸盛,相關監(jiān)管部門也開始關注。6月16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fā)布的《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在30個直播帶貨體驗樣本中,有9個樣本涉嫌存在證照信息公示問題,占比30%;有3個樣本涉嫌通過宣傳產品功效或極限用詞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占比10%;有1個樣本執(zhí)行“7天無理由退貨”不到位,占比3.33%。 相信隨著直播帶貨的流行,有關品控、售后等方面的問題將不絕于耳。而微商們在直播行業(yè)的野蠻生長,或許會加劇夸大宣傳和售后問題的出現。 結語 微商老矣,與其說微商們開始向直播遷徙,不如說也是私域流量枯竭后的無奈之舉。流量的變遷,讓微商們也不得不轉移陣地。即便如今越來越多微商已經開始培養(yǎng)自有主播,發(fā)展自有品牌,并通過社群提前分銷預售,再引爆成交量實現粉絲裂變,但是假貨、虛假宣傳、售后瑕疵等問題的存在依舊沖擊著社交關系中的信任度。
而且當廣大微商背靠的諸如義烏這類的小商品城市也開始潛入直播的藍海,得益于多年積累的成熟供應鏈和物流體系,從箱包衣帽到琳瑯飾品,從家居百貨到五金電器,都將進一步擠壓切入直播賽道的微商的生存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