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這家號稱不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社交巨頭坐擁20億月活用戶,并成為年收入超過550億美元的商業(yè)帝國。6月18日,Facebook宣布Libra計劃,成為“古典”互聯網中第一個試水加密貨幣的公司。巨頭入場,在金融界、科技界、區(qū)塊鏈創(chuàng)業(yè)群、監(jiān)管機構圈層,均引發(fā)漣漪。 “幣圈”人士和區(qū)塊鏈從業(yè)者倍感鼓舞,將其視為主流社會接納加密貨幣的里程碑事件,也給遭遇信用質疑的區(qū)塊鏈創(chuàng)業(yè)打了強心針;傳統華爾街金融機構感到壓力,除了警惕硅谷科技巨頭搶食金融服務業(yè)務之外,也擔心超大體量數字貨幣流動,恐擾亂金融秩序。 外界探討Facebook“發(fā)幣”真實目的的同時,也在觀測一場“試驗”—— 在數字經濟時代,區(qū)塊鏈如何實現超大體量的低成本且安全的價值交換;當技術改變商業(yè)協同方式之際,平臺型公司要如何平衡控制力和開放性,應對市場競爭并保持創(chuàng)新活力;以及在面臨各國數據和金融監(jiān)管的復雜環(huán)境下,Facebook的示范效應,可能為加密貨幣的未來發(fā)展,劃定怎樣的路徑和邊界,又給創(chuàng)業(yè)者和競爭對手留下哪些探索的空間。 在距離Libra真正誕生的前夜,馬克·扎克伯格位于舞臺中心,他似乎懷揣著一份讓Facebook變得更好的方案,但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正在揭開更多新的質疑。
在美國《連線》雜志的報道版本中,時任即時通信業(yè)務Facebook Messenger主管的大衛(wèi)·馬庫斯(David Marcus)是Libra項目背后的關鍵人物。 2017年末的多米尼加共和國海灘上,大衛(wèi)·馬庫斯(David Marcus)在休假時思考一個長期縈繞的問題:如何建立一個貨幣互聯網——一個全球無間隙的貨幣網絡,可將世界上無法獲得銀行服務的手機用戶納入這個網路。在思考的過程中,大衛(wèi)·馬庫斯覺得Facebook應該開始建立自己的加密貨幣。 他給馬克·扎克伯格發(fā)去的短信,收到后者積極的回復。 當時,Facebook已經在即時通信產品中推出轉賬功能,開始只支持美國地區(qū),兩年后拓展至歐洲。主管通信業(yè)務的馬庫斯無疑在開拓支付類新產品方面具有豐富的業(yè)內經驗。 馬庫斯曾是美國支付業(yè)巨頭Paypal總裁,在任期間Paypal收購點對點支付公司Venmo母公司Briantree。Venmo目前用戶超過4千萬,是美國年輕人中流行的小額轉賬類APP。但和Paypal的邏輯不同,平臺型的Facebook不需要直接將支付變現,只需要把用戶鎖定在自己的平臺上,就可以通過主營業(yè)務廣告獲得豐厚收入。 馬庫斯建議Facebook進入加密貨幣領域之際,正值公司在歐美地區(qū)遭遇用戶增長停滯的困境中。濫用數據丑聞持續(xù)發(fā)酵后,Facebook不僅遭遇歐美輿論廣泛質疑,而且面臨更嚴苛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 2018年二季度到來的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迫使Facebook調整隱私政策,讓用戶決定自己的數據如何被收集。這將影響Facebook以海量數據分析進行精準廣告推送的核心營收邏輯。 Facebook的掌門馬克·扎克伯格需要一份解決方案——尋找新的用戶,并在歐美主要市場重新建立信任。 隨著區(qū)塊鏈技術逐漸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其共識機制、密碼學原理和分布式數據存儲正在進行大規(guī)模的行業(yè)應用探索,Facebook似乎找到了路徑。 2018年1月的個人年度目標公開信上,馬克·扎克伯格表示, “(世界)正出現一些重要的反趨勢——比如加密技術和加密貨幣——從中心化的系統中獲取力量,并將其重新置于人們手中。但它們有可能更難控制。我有興趣深入研究這些技術的積極和消極方面,以及如何最好地在我們的服務中使用它們。” 當時,還沒有多少人料到,Facebook在18個月之后宣布了自己牽頭的Libra計劃——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根據Libra白皮書,“全球仍有17億成年人未接觸到金融系統,無法享受傳統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而這當中,有10億人擁有手機,近5億人可以上網。”如果Libra的基礎設施可以如愿搭建,將有助于Facebook在非洲、拉美等欠發(fā)達國家的用戶增長。得益于“網絡效應”的Facebook每吸納一個新的用戶,不僅僅是建立一層單一聯系,而將增加整個“網絡”的價值。 在馬庫斯主動請纓獲得首肯之后,便開始迅速進行項目推進。 ![]() 領英資料顯示,2018年5月開始,馬庫斯在一年多時間里的職位描述是“探索區(qū)塊鏈” 在之后的幾個月中,大衛(wèi)·馬庫斯在公司內外部陸續(xù)招募了100名多工程師,并在Facebook的辦公樓里覓得一處相對偏僻的辦公場所。大衛(wèi)·馬庫斯同時雇用了部分經濟學家和熟悉監(jiān)管的律師人員。這個新晉搭建團隊面臨著扎克伯格提出的兩個難題:一來,如何用區(qū)塊鏈技術搭建一個全球性的加密貨幣,尤其關照全球仍沒有銀行服務的人群;二來,如何讓用戶放心使用。
Libra項目給出的答案,就是分權治理結構——Libra由Facebook子公司Calibra搭建,但并不單純由Facebook治理。 和外界曾經猜測的由Facebook直接“發(fā)幣”不同,白皮書中稱,Libra由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Libra協會負責治理,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以初始會員共同管理外加驗證許可區(qū)塊鏈起步的架構,經過精心設計。一來,以平權的姿態(tài)回應潛在用戶對Facebook恐濫用用戶金融數據的質疑;二來,給運行初期,可能出現的“混亂”提供“緩沖期”,包括可能的黑客攻擊或系統性風險;三來,在運行初期,由本身已經具備社會公信度和影響力的部分行業(yè)巨頭或非營利機構擔任超級節(jié)點的驗證方,給監(jiān)管提供抓手。 目前,Libra已有28名會員,包括金融服務巨頭萬事達卡、打車應用Uber、音樂應用Spotify、以及投資機構Union Square Ventures等。 白皮書中披露,Libra計劃在2020年上半年將吸納共同治理的100名初始會員,每個會員投票權不超過1%。Facebook的子公司Calibra也將只擁有1%的投票權。 《棱鏡》查詢瑞士工商信息顯示,Facebook在2019年5月2日注冊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名為“Libra Network LLC(Libra網絡)”,該有限責任公司的業(yè)務范圍包括“尋求開發(fā)與投資活動和數據分析相關的軟件和基礎設施,以及與金融和技術相關的其他服務,包括投資、支付、融資、身份管理、數據分析、區(qū)塊鏈等。在瑞士注冊公司進一步在法律框架上和Facebook有所區(qū)分。 ![]() 圖:Facebook于2019年5月在瑞士注冊Libra Network有限責任公司 瑞士MME律師事務所合伙人Martin Eckert對《棱鏡》表示,Libra項目之所以選擇以瑞士為總部,由多重原因造成。除了因為瑞士作為中立國,法律體系相對穩(wěn)定且可預見,也因為“瑞士具有注重隱私的傳統”。同時,瑞士監(jiān)管方正積極研究并回應新商業(yè)模式可能帶來的法律挑戰(zhàn),對區(qū)塊鏈創(chuàng)業(yè)友好,“瑞士偏向于將區(qū)塊鏈法律納入現有的民事和金融市場法律體系中,而不是分開管理。” Martin Eckert同時表示,在Facebook牽頭成立Libra并吸引大公司成為協會初始會員之后,瑞士將對其他全球巨頭公司產生吸引力。 但以協會的方式搭建架構,無法打消人們對Facebook能否真正被其制衡的質疑,特別是在協會主管人(Managing Director) 職位仍空缺的情況下,協會的部分核心工作人員的薪水由Facebook提前支付。 Libra項目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Facebook子公司Calibra主管馬庫斯在面對外媒采訪時承認,為了讓項目起步,協會需要先雇傭一些人來推動進展,主導方Facebook在現階段承擔更大的責任,但同時保證“Facebook不會向協會空降任何雇員”,在2020年Libra正式推出之際,Facebook將會退居“后排”,由協會成員選出的管理委員會來做出決策。 值得關注的是,在Libra項目公布后不久,Facebook從年初開始關于內容管理新方案也公布進展,其治理結構和Libra項目存在相通之處。Facebook稱,將成立獨立的內容監(jiān)管委員會。 該委員會有權推翻Facebook對用戶發(fā)帖的決定,以解決平臺上存在的錯誤信息等問題。Facebook將在8月份敲定監(jiān)管委員的章程。在此前的征求意見過程中,外界認為,Facebook員工不應該進入監(jiān)督委員會。 以設立外部獨立委員會的方式,對具有爭議且有公共性的業(yè)務,進行監(jiān)督和制衡,似乎是扎克伯格面對外部爭議的解決之道。 它同時面臨著兩極的評價:Facebook正在推卸責任,或者正在為超出自身能力的爭議尋找一個和用戶、監(jiān)管迂回和解的空間。作出折衷方案的另一面是扎克伯格從未打算放棄鞏固Facebook的市場地位。 在6月末進行的阿斯彭創(chuàng)意節(jié)上,被問到“如何理解Facebook似乎正在用自己的標準監(jiān)管自己”的時候時,身著標志性灰色T恤、牛仔褲的扎克伯格表示,長遠來看,更豐富的法規(guī)將用于判斷業(yè)務的邊界,“但我們不會等”。
對于更為激進的區(qū)塊鏈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對巨頭入場的態(tài)度,愛恨交織。 瑞士的區(qū)塊鏈交易所Lykke創(chuàng)始人理查德·歐爾森(Richard Olsen)對《棱鏡》表示,Libra項目是“舊瓶裝新酒”,在技術上缺少突破性創(chuàng)新,“只有在核心上擁抱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才可能大規(guī)模普及。Libra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理查德等區(qū)塊鏈創(chuàng)業(yè)人員感到缺乏新意,是因為Libra由少數超級節(jié)點驗證和授權的私有聯盟鏈起步,而不是一開始就采用更為均權的非許可型區(qū)塊鏈,類似匿名、公開驗證、無審查的比特幣。 但理查德·歐爾森(Richard Olsen)同時承認,Facebook如此規(guī)模的公司進入區(qū)塊鏈領域,本身就具有“信號意義”,“就像是給所有全球的大公司吹響號角一樣,大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戰(zhàn)略,并評估區(qū)塊鏈對于他們行業(yè)的影響。” 最先感受到Libra帶來壓迫感的是傳統的華爾街金融機構。 積極擁抱數字經濟的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大約擁有5000萬數字客戶。而坐擁20億月活用戶的Facebook可以給Libra項目提供遠高于5000萬的拉新量。在Libra項目公布當周,紐約舉行的《財富》頭腦風暴論壇上,花旗銀行CEO Michael Corbat公開表示,在Libra項目正式宣布之前從未聯系過自己的銀行,同時稱加密貨幣的問題之一是資金來源的不透明,將不符合合規(guī)要求。在Libra協會目前集結的28名初始成員中尚沒有任何銀行。 如果Libra項目順利搭建,將從傳統的金融業(yè)務中分食蛋糕。 以跨境匯款為例,世界銀行在2018年年末的報告稱,全球海外務工者跨境匯款資金達到6890億美元,其中發(fā)展中國家的務工跨境匯款金額達到5280億美元。但因為這批人群往往為中低收入人群,且匯往金融服務不發(fā)達的偏遠地區(qū),因而需經過代理行或服務商的多次“接力”導致成本居高不下。例如,西聯匯款或速匯金的匯款收費大約在7%-10%左右。如果借助區(qū)塊鏈和加密貨幣解決互信和清算的問題,即使交易費用只收取1%,也可以帶來可觀的收入。 Facebook尚未透露,計劃同Libra一同推出的電子錢包Calibra的轉賬或支付收費,但表示會低且透明。而即使不收費,因為Calibra錢包可以嵌入Messenger、Instagram等旗下產品,也可以讓Facebook深入更多用戶的消費生活。
監(jiān)管的態(tài)度,將是決定Facebook加密貨幣項目“探險疆域”的關鍵。 為貼近合規(guī)要求,在Libra的設計上,Facebook已經買下伏筆。一來,馬庫斯一再強調,Libra只是交易媒介,和比特幣目的不同;二來,以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儲備作為后盾,削弱投機的可能;三來,以聯盟的方式治理,并宣傳讓17億無法享受傳統銀行服務的人獲得金融服務,讓Facebook似乎處在“中立”甚至“公益”的立場。但外界無法忽視Facebook本身上市公司逐利的屬性,以及曾經濫用數據的歷史。 美國瑞澤律師事務所(Reid&Wise)的律師Jonathan Dunsmoor對《棱鏡》表示,盡管Facebook以“快速行動,打破成規(guī)(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為信條,但在區(qū)塊鏈領域創(chuàng)新不能只求速度,“一旦私鑰丟失,或系統被攻破,整個行業(yè)都將受到沖擊。” Jonathan是美國證券法律師,近些年也為數字貨幣初創(chuàng)公司進行合規(guī)方面的法律咨詢。 Jonathan Dunsmoor稱,最令人關注的將是Libra如何應對各國監(jiān)管,在合規(guī)的條件下,順利運營。在美國,美國證監(jiān)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稅務局(IRS),均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加密資產,并各司其職,“比如,如果被看作是大宗商品屬性的實用型代幣(Utility Token),會受到CFTC的審視,而如果具有分紅、投票或分發(fā)功能的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則在美國證監(jiān)會的審查范圍之內。” 上周的貨幣政策新聞發(fā)布會上,當問及對Facebook加密貨幣看法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方面表示,希望Facebook在推進過程中符合合規(guī)的最高要求,但同時認為,目前加密貨幣并不會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投資人和分析師也在等待其他監(jiān)管機構的態(tài)度,以判定Facebook的金融服務嘗試,到底能夠走多遠。 國會山部分議員對Facebook或借助加密貨幣繼續(xù)鞏固市場地位的做法,表示擔憂。 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沃特斯表示,Facebook應停止開發(fā)該項目,直到獲得國會和監(jiān)管機構復核,“Facebook擁有數十億人的數據,并一再表示無視這些數據的保護和謹慎使用,隨著加密貨幣的宣布,Facebook正在繼續(xù)不受限制的擴張,并將覆蓋范圍繼續(xù)擴展到其用戶的生活中。”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成員謝羅德·布朗通過聲明稱,“Facebook已經過于龐大過于強大,我們不能允許Facebook在沒有監(jiān)督的情況下從瑞士銀行賬戶中,運行風險更高的新加密貨幣。” 上述兩個委員會將分別在7月16日和7月17日對Facebook牽頭的Libra項目舉行國會聽證,也顯示法律制定者對巨頭入場加密貨幣的警惕,特別在反洗錢和數據隱私保護方面查漏補缺的期望。Libra項目的聯合創(chuàng)造人大衛(wèi)·馬庫斯稱,愿意出席接受質詢,目前尚不清楚扎克伯格是否一同出席。 在2019年3月,面對數據濫用的質疑,馬克·扎克伯格曾經公開表態(tài),歡迎監(jiān)管。這位曾經在IPO路演時也習慣灰色帽衫而被質疑“傲慢自我”的創(chuàng)業(yè)者已經學會在必要的場合穿上西裝,以顯示成熟可信的一面。 ![]() 扎克伯格曾經在2018年4月就數據泄露丑聞赴國會接受聽證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