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卡2卡3卡4卡乱码网站导航,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欧美精品suv,奇米777四色在线精品,欧美人与动xxxxz0oz

時尚在線-讓時尚離你更近

時尚在線-讓時尚離你更近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2018-08-30 來源:水煮百年 編輯:今是
摘要:佛教是我國現(xiàn)有五大宗教中歷史比較悠久,影響也比較大的一個宗教。在我國有2000余年的歷史。佛教雖然來自印度,但其成熟和發(fā)展是在中國完成的,它既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豐富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565年 ,釋迦牟尼在印度誕生

佛教是我國現(xiàn)有五大宗教中歷史比較悠久,影響也比較大的一個宗教。在我國有2000余年的歷史。佛教雖然來自印度,但其成熟和發(fā)展是在中國完成的,它既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豐富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公元前565年,釋迦牟尼在印度誕生。他的父親是迦毗羅衛(wèi)國國王凈飯王、母親是是摩耶夫人。35歲那年,釋迦摩尼開悟后創(chuàng)立了佛教。佛教傳入中國漢地年代,學術界尚無定論。古代漢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時沙門室利防等18人到中國的記載。但目前無法證實。

公元64年,東漢明帝劉莊,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劉莊正要開口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飛去。

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jīng)、佛法。

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他們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并見到了佛經(jīng)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于是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四十二章經(jīng)》、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接待,并于公元68年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取名“白馬寺”。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白馬寺

公元147年安息國高僧安世高來到東漢,二十余年間先后翻譯佛教經(jīng)典共三十五種,四十一卷。包括《安般守意經(jīng)》、《陰持入經(jīng)》、《阿毗曇五法四諦》、《十二因緣》、《轉(zhuǎn)法法輪》、《八正道》、《禪行法想》、《修行道地經(jīng)》等。安世高所譯的佛經(jīng),就思想體系上說多屬小乘佛教。

公元167年大月氏國高僧支婁迦讖來到東漢洛陽翻譯佛經(jīng),他所譯的佛經(jīng)主要有:《道行般若經(jīng)》十卷、《般舟三昧經(jīng)》二卷、《首楞嚴經(jīng)》二卷、《阿阇世王經(jīng)》二卷、《寶積經(jīng)》一卷、《問署經(jīng)》一卷、《兜沙經(jīng)》一卷、《阿佛國經(jīng)》一卷、《內(nèi)藏百寶經(jīng)》二卷、《方等部古品曰遺日說般若經(jīng)》一卷、《胡般泥洹經(jīng)》一卷、《孛本經(jīng)》二卷等。幾乎全屬大乘佛經(jīng)。

公元247年三國時期,康居國高僧康僧會來到東吳。他在建業(yè)(當時東吳的都城)建立寺廟,供奉佛像弘揚佛法。不久受到孫權的信敬,并為他建佛塔,造佛寺,開始在江南傳教。

公元310年西晉時期,79歲高齡的龜茲國得道高僧佛圖澄來到洛陽。適逢永嘉之亂,佛圖澄先隱居草野,后以博大的佛法勸后趙皇帝石勒、石虎少行殺戮,深得石勒信任,被奉為國師。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神僧佛圖澄

佛圖澄在后趙國弘揚佛法,推行道化,所經(jīng)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追隨他的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進、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等。對弘揚佛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公元348年佛圖澄卒,享年117歲。有關他的神異事跡,《高僧傳》中記錄甚多。

在佛圖澄的弟子中,道安法師尤為杰出。他長相丑陋,一直被人輕視,后師從佛圖澄后,著述、譯經(jīng)很多,對佛教貢獻很大。自漢以來,佛學有兩大系,一為禪法,一為般若,道安實為二系之集大成者。他提倡“本無”之學,為般若學六家之一;確立戒規(guī),主張僧侶以“釋”為姓,為后世所遵行。道安還是當時譯經(jīng)的主持者,在他的監(jiān)譯下,還翻譯了大量佛教著作,包括《四阿含》、《阿毗曇》等經(jīng)共百余萬言,是當之無愧佛學一代宗師,被稱為“東方圣人”。

公元384年,前秦苻堅派大將呂光征討龜茲國,目的是為了爭奪聞名遐邇的高僧鳩摩羅什。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鳩摩羅什銅像

鳩摩羅什祖籍天竺,自幼天資超凡,半歲會說話,三歲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出家,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

后來,苻堅在“淝水之戰(zhàn)”中兵敗被殺,呂光聽聞后在甘肅涼州建立后涼國。鳩摩羅什只好歲呂光待在涼州17年弘揚佛法,學習漢文,矢志不渝。公元401年,鳩摩羅什來到長安,憑借深厚的漢文造詣,譯成《大品般若經(jīng)》、《法華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經(jīng)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被譽為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jīng)和佛學成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公元365年,由于政局動蕩,道安法師弟子慧遠大師率領眾弟子南下,途徑廬山,見此地風景秀麗,便停留此地修行。后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全力資助下,在廬山東面,重新建立寺院東林寺。此后成為中國佛教凈土宗著名的發(fā)源地之一。著作《沙門不敬王者論》。

公元397年,彭城出家的高僧道生來到廬山向慧遠求學,在此地修行七年,后又赴長安向鳩摩羅什求學。道生首先提倡“頓悟成佛”之理,并主張“人人皆有佛性”,與其后傳入中國的《大般涅槃經(jīng)》不謀而合。

此時的北魏時期,是中國佛教發(fā)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由于政府的保護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發(fā)展,佛教藝術的發(fā)展也是蒸蒸日上。出現(xiàn)以東晉戴逵為代表的佛像藝術家。這一時期留傳下來的金銅佛像數(shù)量很多。此外,聞名于世的大同云岡、洛陽龍門兩大石窟,都是這時由國家主持開鑿的,規(guī)模巨大、空前絕后。另外還有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顯示了非凡的氣勢。

公元460年,北魏文成帝下令在首都平城(今大同)武周山開鑿云岡石窟,一直延續(xù)到公元524年止,現(xiàn)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展示佛教藝術中國化。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云岡石窟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并下令在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開鑿龍門石窟。此后,歷經(jīng)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龍門石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莫高窟

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始建于后秦,歷經(jīng)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的開鑿擴建,成為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現(xiàn)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麥積山石窟

據(jù)統(tǒng)計,北魏末流通佛經(jīng)共計415部,1919卷,有寺院約3萬余座,僧尼約200余萬人。北齊僧官管轄下的僧尼有400余萬人,寺廟4萬余座。

不過,佛教在北方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在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時期,由于佛教的勢力迅速發(fā)展壯大。僧尼、寺院的數(shù)量激增,僧尼品行越來越良莠不齊,寺院經(jīng)濟也極大地損害了朝廷的稅收利益,佛教與道教、儒家學說之間的矛盾更是越來越尖銳化。導致了北魏太武帝與北周武帝的滅佛行為。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兩次滅佛后不久迎來了佛教發(fā)展的另一高潮。

南朝宋、齊、梁、陳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自稱“三寶奴”,四次舍身入寺,皆由國家出錢贖回。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梁武帝

他建立了大批寺遼,親自講經(jīng)說法,舉行盛大齋會。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就有大寺700余所,僧尼信眾常有萬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描述的就是這個時期。

蕭衍從《大般涅槃經(jīng)》中找到理論根據(jù),下令僧人必須吃素。從此,漢傳佛教形成吃素的傳統(tǒng)。

南北朝時期局勢圖

南朝末年(公元520年左右),達摩祖師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因與梁武帝面談不契,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后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

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主要傳授《楞伽經(jīng)》為依據(jù)的獨特大乘禪法,著作有《少室六門》上下卷,包括《心經(jīng)頌》、《破相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6種。為中國禪宗始祖。

歷史上,還留下許多關于達摩的故事: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充分顯示了達摩祖師在中國民間的巨大影響力。

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政治經(jīng)濟穩(wěn)定,佛教義學蓬勃發(fā)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

重要的有智顗創(chuàng)立的天臺宗;吉藏創(chuàng)立的三論宗;玄奘和窺基創(chuàng)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礪和懷素分別創(chuàng)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東塔三家;由東晉慧遠大師開創(chuàng),隋代道綽相繼,而由唐代善導集成的凈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別創(chuàng)立的禪宗,有北宗和南宗;法藏創(chuàng)立的華嚴宗;由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和惠果、一行所奠定的密宗。

即佛教大乘八宗!

佛教宗派創(chuàng)立后,隨著隋唐中國對外交通的開拓,不久即傳播海外。

隋唐之際高麗僧慧灌入中國,于嘉祥吉藏門下學習三論,后奉使至日本,于公元625年在元興寺大弘三論。

公元653年日僧道昭從玄奘學法相宗義,回國后以元興寺為中心傳法。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鑒真法師

公元743年,唐代高僧鑒真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后六次東渡,弘傳佛法,成為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

8世紀,禪宗相繼傳人日本、韓國,公元734年唐代高僧道璇東渡日本,弘傳北宗禪。

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海長老來長安學習密宗,回國后創(chuàng)立真言宗。

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將天臺宗傳到日本。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另外,公元641年統(tǒng)一西藏的松贊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并為她帶去的佛像建造小昭寺(為尼泊爾尺尊公主所帶佛像建造的是大昭寺),為藏傳佛教的形成奠定基礎。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小昭寺

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民族強盛,佛學文化藝術也迎來了黃金時代。佛教文化藝術包括文學、美術、音樂、建筑等。

佛經(jīng)的偈頌是獨創(chuàng)的文體,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為一偈。

佛偈頌

唐代吳道子在長安、洛陽畫了300多幅佛畫,人物奮袂,衣裙飛舞飄動,后人稱為“吳帶當風”。敦煌莫高窟等發(fā)現(xiàn)的唐代壁畫,是中國佛教美術重要代表。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吳道子所繪佛畫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敦煌佛教壁畫

佛教最精美的藝術品,當屬佛像。隋唐僧俗藝匠們以高超藝術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的佛像氣勢雄渾。

唐代佛造像藝術

唐代,佛曲也已相當普遍。

由于晚唐時期的滅佛運動,造成唐代很多佛教建筑損毀,沒有保留下來,但是莫高窟等佛教壁畫中,還可以看到隋唐時期佛寺的恢弘氣勢。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敦煌壁畫中的唐代佛寺院落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唐代大興善寺復原圖

唐代帝王還修建了很多大佛,包括四川樂山大佛、屏山大佛、甘肅山丹大佛、天梯山大佛等。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樂山大佛

然而在公元845年,唐武宗在丞相、道士的鼓動支持下,再次下令滅佛,全國拆毀寺院、招提、蘭若共4.46萬余所,還俗僧尼26.1萬人,奴婢15萬人,沒收大量寺院土地,被稱為“會昌法難”。除禪宗外,佛教其他宗派均沒落,經(jīng)典散失。

五代十國時期,統(tǒng)治者繼續(xù)排佛,后周世宗親自以斧劈觀音銅像。

連同此前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事件,被稱為“三武一宗滅佛”。

宋太祖后,政府對佛教繼續(xù)采取保護政策。

宗派以禪宗特別是臨濟、云門兩派最盛,天臺、華嚴、律宗、凈土諸宗稍次。由于各宗互相融合,提供“教(天臺、華嚴)禪一致”、“凈禪一致”,因而廣為流行華嚴禪、念佛禪等等。另外,在天臺宗中分為山家、山外兩派,而在民間念佛結社特別興盛,影響極大。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宋代開雕《大藏經(jīng)》

宋太祖開寶四年,敕令張從信等至成都開雕大藏經(jīng),稱《開寶藏》,后又陸續(xù)完成《崇寧藏》、《毗盧藏》、《圓覺藏》和《資福藏》等,創(chuàng)造了宋朝佛教發(fā)展的偉業(yè)。

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萬人,寺院近4萬所,為北宋佛教發(fā)展的高峰。徽宗時(1101~1125),由于朝廷篤信道教,曾一度下令佛道合流,改寺院為道觀,佛教一度受到打擊。

南宋偏安,江南佛教雖仍保持一定盛況,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發(fā)展,除禪、凈兩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遠非昔比。

與此同時,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傳佛教正式形成,開始流傳于蒙古地區(qū)。

忽必烈與八思巴

到了元代,政府崇尚藏傳佛教,不過對漢地佛教也采取保護政策。除了禪宗和凈土宗,其他教派逐漸不振。元世祖忽必烈迎請西藏薩迦派的八思巴入京,請制蒙古文,譯述藏經(jīng),對蒙古文化貢獻巨大,賜號「大寶法王」,世祖封賞全藏為俸爵,地位職權之高僅次於皇帝。此後薩迦派僧侶世代為國師,遂使喇嘛教成為元代的國教。

明代,翻蒙古統(tǒng)治的明太祖朱元璋,初為皇覺寺僧,宰相宋廉亦出身于寺院,所以對佛教特別崇敬,也力圖整頓佛教。因此,即位后即頒布了一系列新的佛教政策,如:立僧官、定考試、制度牒、刻藏經(jīng)(南藏)、整理僧籍、分寺院僧為禪、講、教三類;明成祖永樂帝以臨濟僧道衍為宰相,刻北藏,并作《贊佛偈》、《金剛經(jīng)解》,力護佛教。此後,諸帝王無不奉佛,禪、凈二宗與喇嘛教并行。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度牒

明代,佛教與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在義理上開始趨向融合,被稱為“三教歸一”,明代思想大家王陽明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他所創(chuàng)立發(fā)展的“陽明心學”是儒釋道歸一集大成者。

清代同元朝一樣,王室崇信喇嘛教,可說是以佛化政策統(tǒng)治了蒙、藏、漢三個不同的民族。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1653年,順治帝正式冊封達賴五世羅桑嘉措為"達賴喇嘛",承認達賴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并加封以前各世班禪,從此這一活佛系統(tǒng)得此封號。藏傳佛教信徒一般認為班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而達賴喇嘛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在佛教理論上,班禪的地位要高于達賴。但是,在世俗地位中,達賴由于常駐拉薩,地位似乎顯得比班禪重要。

清政府還在蒙古各地賜封喇嘛「呼圖克圖」的尊號,更將皇宮中的雍和宮改為喇嘛寺。

清朝時期,譯經(jīng)、刻經(jīng)事業(yè)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乾隆時刊行《乾隆版大藏經(jīng)》(即《龍藏》),并編輯《漢滿蒙藏四體合譬大藏全咒》,對佛教的發(fā)展起了一定推動作用。(藏經(jīng),是佛教經(jīng)典的總集,又稱為一切經(jīng))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龍藏》目錄

清代佛教宗派,繼承著明末的遺緒,仍以禪宗為最盛,凈土次之,天臺、華嚴,律宗、法相等又次之。

晚晴時期,著名的居士佛學家楊仁山自南條處獲悉中國唐代散失之佛經(jīng),多為日本寺院所保存,因之委托南條,在日本代為搜購得中國唐代散逸的佛經(jīng)注疏近三百種,大量刻印流通,對于近代佛教振興,功不可沒。

民國以來,高僧輩出,主要有:

虛云和尚、來果禪師、弘一法師、圓瑛法師、太虛大師、印光法師、諦閑法師等。他們把佛法的流傳進行了更好的承接,他們堪稱民國佛教界的翹楚,都做到了無我境界。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近代高僧虛云長老

佛教八吉祥:輪、螺、傘、蓋、花、罐、魚、長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佛家八正道:正見解、正思想、正語言、正行為、正職業(yè)、正精進、正意念、正禪定。

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

佛教八苦難: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

佛教小乘二宗:俱舍宗、成實宗

大乘八宗:前文提及

佛教三寶:佛、法、僧

僧的兩大類:賢圣僧與凡夫僧

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佛教西方三圣: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觀世音菩薩,右邊大勢至菩薩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佛教東方三圣:中尊藥師如來,左側日光遍照菩薩,右側侍月光遍照

佛教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佛教韋陀:站在彌勒佛身后的神像。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八部天龍: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佛教四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

佛教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佛教六道輪回:天道、人道、修羅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

佛法十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羅法界、人法界、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項稱為六凡,后四項稱為四圣,合稱為六凡四圣。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佛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佛教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佛教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佛教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佛教九地: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

佛教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佛教五蘊:色、受、想、行、識

佛教四緣: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佛教兩重因果:未來果、現(xiàn)在因、現(xiàn)在果、過去因

佛教三藏:經(jīng)藏、律藏、論藏

佛教三歸: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佛教十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癡。

佛教十惡: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四妄語,五兩舌,六惡口,七綺語,八貪欲,九嗔恚,十邪見。

佛教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

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佛教四攝: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佛教修學五乘次第: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佛教重要經(jīng)典:《金剛經(jīng)》、《大悲咒》、《心經(jīng)》、《大藏經(jīng)》、《楞嚴咒》、《華嚴經(jīng)》、《阿彌陀佛經(jīng)》等

佛教主要稱謂

沙彌: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齡在7歲以上,未滿二十歲時出家的男子。

沙彌尼:受過沙彌十戒后未滿二十歲出家的女子

比丘:和尚

比丘尼:尼姑

法師:凡能演講佛經(jīng)的出家比丘成為法師

住持:又稱方丈、住職。原為久住護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個寺院的主僧。

居士: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佛人的泛稱。

佛教主要禮節(jié):合十、繞佛、頂禮等

佛教主要節(jié)日

浴佛節(jié):農(nóng)歷四月初八,也稱佛誕節(jié)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浴佛節(jié)

盂蘭盆節(jié):農(nóng)歷七月十五,是舉行供佛敬僧儀式及超度先亡的節(jié)日。

臘八節(jié)、成道節(jié):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幾年釋迦摩尼成道的節(jié)日。

另外還有觀音道場三個節(jié)日:

二月十九 觀音圣誕節(jié);

六月十九 觀音成道節(jié);

九月十九 觀音出家節(jié)。

佛教的主要儀式:

水陸法會:中國佛教經(jīng)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水陸法會

焰口施食。

佛教三大圣樹:菩提樹、無憂樹、娑羅樹

佛教圣樹菩提樹

佛教吉祥物:蓮花、孔雀、大象

佛教舍利子分類:法身舍利、真身舍利、影骨舍利

中國寺院布局常識: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中國大部分寺廟是坐北朝南,

主體建筑依次是: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毗盧殿、藏經(jīng)樓、方丈室。

山門,又稱三門:中間空門、東側無相門、西側無作門

鐘樓、鼓樓:東側鐘樓、西側鼓樓。

天王殿:三個重要元素 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陀菩薩

大雄寶殿:寺院正殿,供奉佛祖釋迦摩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一尊佛:坐佛、立佛、臥佛。

三尊佛:

1、三身佛:釋迦摩尼三種化身,中尊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遵報身佛盧舍那佛、右尊應身佛釋迦摩尼佛。

2、豎三世:中間現(xiàn)世佛釋迦摩尼、左邊過去佛燃燈佛、右邊未來佛彌勒佛

3、橫三世:中間婆娑世界教主釋迦摩尼佛、左側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右側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

五方佛:統(tǒng)稱東西南北中五方佛

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佛),佛身白色。

東方不動佛,佛身藍色。

南方寶生佛,佛身金黃色。

西方阿彌陀佛,佛身紅色

北方不空成就佛,佛身綠色。

極簡中國佛教史,10分鐘完全讀懂

 

七尊佛:

自左向右依次是:迦葉佛、拘留孫佛、尸棄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舍尼佛、釋迦摩尼佛。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為現(xiàn)在賢劫千佛的四佛。

殿內(nèi)兩側多為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文殊騎獅子、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龍。

東西配殿:東為伽藍殿、西為祖師殿。

四堂:法堂、照堂、經(jīng)堂、講堂

四臺:樂臺、拜臺、高臺、戒臺

羅漢堂:供奉十八羅漢、十六羅漢或五百羅漢

禪房:修禪人居住之所

監(jiān)院、方丈院:監(jiān)院是寺院總管、方丈院是方丈正寢之所。

大齋堂:僧人就餐場所。

藏經(jīng)樓:佛寺最后一個院落,儲藏佛經(jīng)之所。

【版權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時尚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792615979@qq.com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法律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8 chinass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時尚在線
蘇ICP備18034874號-1